網絡游戲障礙中損失厭惡的減少和功能連接的改變
網絡游戲障礙(IGD)是一種新發現的行為成癮形式,其特征是過度參與網絡游戲,作為一個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正在引起全球的關注。與其他物質和行為成癮一樣,之前的研究已經證實,IGD 患者會因延遲貼現而受到損害,而延遲貼現是基于價值的決策的一個主要方面。然而,在 IGD 的背景下,基于價值的決策的另一個關鍵方面——損失厭惡——的影響卻鮮為人知。
中國科學院(CAS)中國科學技術大學(USTC)張曉初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研究了損失厭惡的變化,這是IGD基于價值的決策的一個關鍵方面,及其影響因素。大腦網絡的相關變化。
他們的發現可能有助于這種疾病的診斷和分類。該研究題為“網絡游戲障礙患者基于價值的決策和以邊緣為中心的功能連接中的損失厭惡減少”,于 5 月 19 日在線發表在《行為成癮雜志》上。
該研究利用了愛荷華州賭博任務(IGT),這是一種備受推崇的評估基于價值的決策的范式。不斷積累的研究利用計算模型來深入研究 IGT 背后基于價值的決策過程,包括損失厭惡。無論是大麻成癮者還是多種物質成癮者,在基于價值的決策中都觀察到損失厭惡顯著減少。
在這項研究中,IGD 參與者和健康對照參與者在功能磁共振成像 (fMRI) 掃描下進行了 IGT 。通過計算模型,研究小組探討了 IGD 患者基于價值的決策中的損失厭惡是否受到損害,以及相應的大腦功能網絡是否發生變化。
研究結果與之前的研究結果相呼應:患有 IGD 的個體,就像那些有其他物質或行為成癮的人一樣,在基于價值的決策中表現出損失厭惡的顯著損害。
在神經層面,損失厭惡的變化與功能性大腦網絡中以節點為中心的變化無關。相反,它們與參與獎勵評估和??處理的以邊緣為中心的功能網絡(左額下回、右尾狀核和右海馬)的重疊社區特征相關。
基于機器學習的分類分析表明,基于價值的決策中的損失厭惡和相關的邊緣功能網絡可以明顯區分 IGD 參與者和健康控制參與者。這項研究對于更好地理解 IGD 和未來治療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表明受損的損失厭惡有可能作為 IGD 的診斷標志。